欢迎访问深圳唯创知音电子有限公司官网!|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8-122-919

微波雷达人存检测应用于安防监控摄像头,实现杂乱环境中、特定时间段精准识别人员活动,让监控摄像头变得“ 更聪明 ”

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4:04 浏览次数:

    小伙伴们好!今天唯创知音#WT芯片小课堂 要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——如何让监控摄像头变得更加“聪明“,能够在特定时间段精准识别人员活动,既不错过真正的安全威胁,又不会被风吹草动频繁打扰。这听起来似乎是个简单的需求,但实际上背后蕴含着不少技术挑战。


image.png


先说一个真实的南方场景难题

    让我们先从一个实际案例说起。

    唯创知音的一个客户的工程师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需求:在某些特定房间,比如仓库或者机房,需要在夜间10点到早上8点这个时间段内,一旦检测到有人进入就立即报警,而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则不需要报警。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对吧?但当他们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时,却发现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
   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供电。摄像头本身的供电系统已经设计完成,如果要加装传感器,就需要考虑低功耗方案。可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矛盾:如果传感器采用低功耗设计,它就无法持续联网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,那怎么知道现在是不是该工作的时间段呢?这就像让一个没有手表的人去准时上班一样困难。

    经过反复讨论,工程师们找到了一个折中方案:由摄像头系统在需要监控的时间段给传感器供电,不需要的时候就断电。这样既解决了功耗问题,又巧妙地把“时间判断“这个任务交给了摄像头本身来完成。


image.png


现实案例中真正的挑战:如何识别”人'

    解决了供电和时间的问题后,更核心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

    在一个堆放着各种杂物的房间里,传感器怎么知道检测到的是人还是物品?更进一步说,如果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,完全静止不动,传感器能发现吗? 这个需求的核心逻辑其实非常清晰:我们最关心的是“人在不在这里“。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能够完全区分开人和杂物,无论这个人是在走动、翻身还是安静睡觉,都能准确识别。


但现实总是要在理想和可行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    客户提出的底线要求是:至少要确保人一旦动了就能立刻触发报警,同时可以接受少量误报,但绝对不能大量误报。这就好比让监控系统不仅看得见,而且像人一样看得懂,还知道在什么时候该“说话“。


image.png


毫米波雷达:监控系统的”第6感

    面对这样的需求,传统的红外传感器显然力不从心。红外传感器只能检测温度变化和移动,对于静止的人体就束手无策了。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“透视“物体表面,感知到人体存在的技术——这就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用武之地。

    WT41系列毫米波雷达模块就像是给摄像头赋予了“第六感“。它工作的频段发射的电磁波,能够穿透亚克力、玻璃这些非金属材料,就像X光能穿透人体软组织一样。


image.png


    更重要的是,它不仅能检测到明显的移动,还能捕捉到人体呼吸这样的微小动作。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躺着睡觉,雷达也能通过胸腔的起伏感知到生命体征。

    这个小巧的模块只有23毫米长、15.6毫米宽,比一枚硬币大不了多少,却集成了完整的射频前端、基带处理器和应用算法。它的工作原理可以这样理解:雷达持续发射电磁波,当电磁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,通过分析反射波的特征变化,就能判断出物体的距离、运动状态甚至是微小的生命特征。


让传感器和摄像头“对上话”: 接口设计的智慧

   有了强大的感知能力还不够,传感器还需要和摄像头系统“对上话“。这里面也有不少门道。



image.png


    摄像头的串口通常是终端串口,如果在摄像头启动或重启时串口上有数据传输,可能会导致启动失败。所以传感器不能像个话痨一样主动汇报情况,而要等摄像头“问“了才“答“。具体来说,当摄像头需要知道情况时,会发送一个查询指令,传感器收到指令后会告诉摄像头:在过去10秒内我有没有检测到人体活动。

    这种“有问必答、不问不说“的工作模式,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。除了串口通信,考虑到市面上不同摄像头的兼容性需求,传感器还支持开关量报警和高低电平报警两种方式。


    这就像给传感器配备了多种“语言“能力,无论摄像头“说“哪种“方言“,它都能听懂并正确回应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尺寸图及管脚说明


从模块到方案:完整产品的诞生

    一个优秀的传感器模块只是解决方案的开始。客户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带外壳的完整产品,可以直接安装使用。这就需要在保护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

    外壳设计看似简单,实际上需要考虑很多因素:既要保证雷达波能够顺利穿透,又要提供足够的物理防护;既要方便安装固定,接口还要支持插拔而非焊接,便于后期维护。每一个细节的背后,都是对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和对用户体验的用心考量。

    WT41系列模块本身的参数也很给力:它能够在0.5米到15米的范围内工作,测距精度达到±25厘米,响应时间最长不超过250毫秒,工作电流仅约2毫安。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,转化成实际应用就是:在一个6米见方的房间里,无论人在哪个角落、做什么动作,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,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反应,同时还不会给供电系统带来过大负担。毫米波雷达感应本身也能穿透塑料外壳等材质,从而为客户产品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
image.png


技术背后的思考

   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远不止于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。它展现了在实际应用中,如何将先进的传感技术与系统需求巧妙结合,在性能、成本、稳定性之间找到最优解的过程。


    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,除了安防监控,它还能用于智能家居的人体存在感知、智慧照明的自动控制、门锁门禁的触发联动等场景。每一个应用场景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挑战,但核心思路是相通的:用技术去解决真实的问题,让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。

    从最初的供电困境,到人体识别的算法挑战,再到接口协议的精心设计,整个方案的演进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技术对话。工程师们在不断的沟通和测试中,逐步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转化为一个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,好的产品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,更需要对应用场景的深入洞察和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。

    未来,随着智能化、精细化的发展趋势,像唯创知音这样将多种技术融合应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多。毫米波雷达作为监控系统的“第六感“,正在让我们的安防系统变得更加智能、更加可靠,也更加人性化。


二维码

语音芯片_语音芯片厂家_录音IC_语音识别方案-唯创知音

Copyright (©) 2020 深圳唯创知音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大洋路90号中粮福安机器人智造产业园6栋2/3层 备案号:粤ICP备15026214号

友情链接: 语音芯片IC 语音提示器